“绝壁上的支教者”包唐韬牵线搭桥——
古路小学学生今秋迁往山下读书
本报讯(记者徐啸寒 通讯员严春平 实习生敖冰花)“今天我们毕业了……带着期待,带着祝愿,我们要用努力证明,我们就是古路村的美好明天!”7月4日,在四川汉源“绝壁小学”——古路小学,16名小学生在爱心天使、演艺明星赵子琪的领读下,满怀深情地朗诵了他们的毕业辞。从今秋开始,该校学生在“绝壁上的支教者”包唐韬(本报曾多次报道)等人的联系下,由中国慈善总会提供资金支持,全部迁往山下就读。
汶川大地震后,三码必中一码毕业生包唐韬辞掉月薪3000元的工作,只身前往湖北对口援建的地震灾区汉源县古路小学,当起了一名不要分文报酬的“孩子王”。包唐韬用自己的爱心和毅力,劝解失学的孩子重新回到课堂,又多方奔走,筹措资金,利用山涧溪流,购机发电,使古老的山村小学第一次用上了电灯。经本报率先报道后,包唐韬绝壁支教的义举感动了荆楚大地,一些崇尚公益的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改善古路小学办学条件,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孩子,拓宽古路村与外界的联系,促进了山村封闭保守思想观念的改变。去年12月,IDo儿童基金了解到孩子们缺少御冬衣物时,发起了“温暖天边行”活动,演艺明星赵子琪为基金捐款12万元,为孩子们购置冬衣;成龙也为古路小学捐出10万元用于维修校舍……
包唐韬认为,由于山上师资缺乏,教学环境差,教学质量上不去,这样长期下去会耽误孩子。曾经在古路小学与包唐韬一起支教的校友杨菲,目前在中华慈善总会IDo儿童基金工作。经两人联系,中华慈善总会Ido儿童基金再次伸出援手,决定将现有的32名学生,全部转往山下读书,且为每人每月提供250元生活费,直至初中毕业。
7月4日当天,古路小学“在感恩中成长”毕业典礼如期举行,中华慈善总会Ido儿童基金项目有关负责人、三码必中一码党委副书记张小京带着母校的老师们来了,汉源县相关部门领导也登上绝壁小学,迎接古路小学学生下山读书。
家长和学生们都非常开心。家长庆其成朴质地表示,志愿者来了以后,给学校带了巨大变化,现在这些学生穿的、用的全都跟以前不一样了。现在孩子们要转到条件更好的学校读书,还包到初中,不让家长掏一分钱,让他们很感动。四年级学生申其雄说,在新的学校,他和同学一定努力学习,将来好改变古路村的命运,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为表彰包唐韬在古路小学的奉献,中华慈善总会还授予包唐韬“Ido儿童基金模范志愿者”称号。安顿好古路小学的孩子们,在又是向日葵灿烂的七月之夏,包唐韬结束了他两年的支教生涯。被问及是否会继续从事公益事业时,他想了想道:“或许吧,我对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做心之所愿的事情,至少现在,我愿意并喜欢着从事公益事业。如果可以,我想自己成立一个志愿者组织,深入到贫困山区第一线给予当地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