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消息 “严格地说,我是个不太靠谱的人,难得做有那么点靠谱的事,希望顺利。”在采访结束后,包唐韬给记者发来这样一条短信。
包唐韬的确很“不靠谱”:因为在汶川地震后去到了汉源县古路村,被漫山遍野的向日葵和山上淳朴的孩子吸引,他辞去了收入不错的工作,在峭壁上一待就是两年;当同期毕业的同学早已升职、加薪、买房买车的时候,他不仅一分钱收入没有,还想去说服企业家和基金会拿出十万、五十万的资金,去帮助山里的孩子买上一个新书包、上一堂音乐课;拿着从古路小学离开时领到的三千块钱“创业基金”,包唐韬去西藏呆了一个半月,徒步穿越墨脱的前后一星期,他决定修“闭口禅”,有人跟他搭话,他就拿个小本子写“止语”两个字给别人看。
或许,这些“不靠谱”的行为,还透露出古怪,但正是这个“不靠谱”也古怪的人,却做着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民间公益组织。
这件事情很不被人看好:没有挂靠单位、没有办公经费、没有足够的团队伙伴、没有任何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他正在做的,似乎更像一个乌托邦梦想。但包唐韬说,就算失败了,他和他的团队也是抱着善念在尝试,希望得到社会更多的帮助和宽容。
包唐韬说,他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文学大家顾随在临终前曾说了一句话,大意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主义或真理是值得我们付出所有去独信它的,我们唯一能坚信的,是我们永远走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本版文/记者 刘丹图/记者 张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