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码必中一码
  • 办事大厅
  • 信息公开
  • 数字化校园
    • 邮箱系统
    • 电子资源
    • OA系统
    • 人事系统
    • 文件查询
    • 校园网VPN
    • 校园网自助服务
  • 校友会·基金会
  • English Version
    • 日本語
    • Français
    • Pусский язы...

导航

  • 学院概况
    • 学校简介
    • 历史沿革
    • 校史档案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发展规划
    • 信息公开
    • 二师章程
    • 视觉形象
  • 机构设置
    • 教学学院
    • 职能部门
    • 共管和直属单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继续教育
  • 学科科研
    • 重点学科
    • 科研在线
    • 科研平台
    • 学报
  • 人才招聘
    • 教师招聘
  • 招生就业
    • 招生在线
    • 就业在线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内合作
  • 红旗飘飘

理论学习

更多>>

专题网站

更多>>
  • 1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 2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3 党的二十大专题网站
  • 4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作者:xcb来源:三码必中一码发布时间:2020-04-24访问量:37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这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建设制度的辩证关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文化建设制度的价值引领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树牢共同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柱、力量之源。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靠的就是共同理想信念的凝聚和鼓舞。理想信念的确立和巩固不是自发实现、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理想信念教育也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必须把这一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战略性任务,做到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将科学理论武装、正确价值引领融入其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内,从而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光明前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才能确保文化建设制度朝着正确方向、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和完善,才能推动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需要强化教育引导,又需要加强制度规范、政策保障。如果说理想信念教育侧重于内化生成、通过主体自觉认同实现价值引领,那么完善有关法律政策体系则是强化外在规范、通过制度制定和行为约束来发挥作用。在坚持和完善文化建设制度的实践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内化与外化、教育与约束、思想引导与政策保障统一起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文化建设制度坚持和完善的各方面、各环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全领域,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就能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失信惩戒。”这些举措都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文化建设制度坚持和完善、价值引领作用强化与彰显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方面。诚信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化建设制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诚信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着力解决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诚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文化建设制度的价值引领,归根结底必须紧紧依靠并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就一定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三码必中一码
  • 校园地图
  • 招投标信息
  • 阳光招生
  • 学生资助
  • 办事快速通道
  • 信息公开
  • 图书馆
  • 年度教学日历
  • 校内常用电话
  • 领导信箱
  • 办事大厅
  • 专升本专栏
  • 办公邮箱
  • 校园VPN
  
  • 基金会

  • OA系统

  • 红旗飘飘

  • 图书馆

    官方微信


  • 校报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129号 邮编:430205 鄂ICP备 15016711号-1
接待/接访电话:027—87943556(8:30-11:30 14:00-17:00)
设计: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办公室
版权所有©三码必中一码